农村习俗中,遇到白事,即丧事,在死者的灵堂前,特别是在死者的棺材前, 前面要供上一盘四条小鱼,前面是一个盘子,盘子里放有一只鸡, 这只鸡称之为“领魂鸡”。
死者在漫漫的黄泉路上,需要个向导来招引灵魂。 孝男孝女选中了鸡,所以死者必须有一只鸡来领魂,俗称领魂鸡。过去人们都视鸟儿为人的精神的负载体,甚至认为鸟儿就是亡人的灵魂, 可以引度地上的亡人灵魂飞临天堂. 有的地方是在出殡棺材下葬前,由鼓乐前导,由专人抱一只大公鸡,做“领魂鸡”,引领亡人灵魂上路,沿途抛洒大米和纸钱。
到达墓地,棺材下到墓中,阴阳师将大公鸡的鸡冠在棺盖上擦出血来, 然后松开放生, 那只公鸡一直不走,站在七八米远的树下。 中午十二时,封墓结束,领魂鸡又高叫三声,领魂鸡”就此放生。 农村埋人前一天都会吹着唢呐,带着孝子孝孙,给死人引魂,同时手里还要抱着一只公鸡,同时要打公鸡让其名叫,以起名叫来给死了的人指明去的方向。
汉族人家里老人去世除了发丧,每隔七天要做一次祭祀抚慰亡灵,一直做满七七。而其中就数五七最为重要,虽然没有发丧那么隆重,但是所有的儿女必须全都过来,一个都不能少,发丧来不了可以,但是五七是绝不可缺席的。那么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问遍了村里的老老少少,最终在一位老教员(以前对老师称为教员)那里得到了答案?
据说人死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亡灵到处游荡,前四七亡灵并不以为自己已经死掉,而是按生前的生活习惯而游走,直到五七之前这几天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去世的事实。这个时候亡灵就会感觉万分不舍,越发的想要亲近亲近自己的家人,结果就导致亡灵围着亲人乱串,时间长了就会找不到去往地府的路,错过了最好的投胎时机,变成孤魂野鬼。做五七就是为逝去的亡灵做个告别,指引亡灵去往地府,而指引亡灵去往地府最重要的就是引魂鸡。引魂鸡必须是自己外嫁的女儿带来的,没有女儿就另当别论了。
五七当天,家里老老少少,里里外外所有人到齐后去到坟地,摆好果供,烧些纸钱,嘱咐老人多拿些钱,安心去地府,这时长子把鸡脖子拧断,鸡血围着分头洒满,同时高喊“孤魂野鬼都走开,引魂鸡引你到仙界”!由引魂鸡的带领,亡灵才开始往西天极乐世界走去,而且路途遥远,引魂鸡也起到了驱赶孤魂野鬼的作用。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对烧五七那么重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