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俳应该怎么写?(附:四格律)

汉俳应该怎么写?(附:四格律)

汉俳应该怎么写? 李燚/文 编者按:本报7月23日《让我们读读汉俳吧》刊登以后,接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电,探讨有关汉俳的问题。现本报从东北师大教育信息中心李燚先生的来函中选发部分内容,与关心汉俳写作的专家、学者共勉。

第一,目前有些人以为不就是17字、分3行,只要是五、七、五句式,就是汉俳,这还不简单吗?其实不尽然。笔者认为,既然汉俳是诗歌,那就首先必须要遵从诗歌创作的规律,诗歌首先要求的就是要有诗味,通常所说的意味、韵味、意境、意象、形象感、联想、想象、比兴、美感,更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表达出作者一种完整的、有内涵、有意旨(旨趣)的思想,就是说你要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你想说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怎样的一种情景、怎样的一种情感等等。有些人写的汉俳完全不顾及这些,只是拼凑了五、七、五3行17个字,就自认是汉俳诗了。如一则《观气象》:“遥望广寒宫,电视机前观云踪,祷祝太阳红。”第一句是作者在地面上望月亮,第二句是作者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里播出的云动的画面,第三句作者说祈祷、祝愿太阳红。 三句之间没有意象上的有机联系,我们很难从中领悟到作者最终到底想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作者又为什么祈祷祝愿太阳红,整个感觉就是跑偏了(离题)。 仅仅把字句凑齐整了,就能算汉俳诗吗? 汉俳虽短,但也必须要说明事物,要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并且要用词准确(这是写作任何文体的最基本的要求),否则谈不上是好的作品。 初写写不好,可以多读佳作,多琢磨,多与人交流切磋,虚心学习。最要不得的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虚浮气躁。 第二,也有些人认为一首(一句或一题)之汉俳可以无限制地“三行一节”地写下去,结果一首(一句/一题)汉俳写成几十节(20多节甚至更多),像自由体诗歌那样,根本不拘多少,只是一口气往下写,洋洋洒洒地完全铺排尽了才收手。这样的俳句已然失去了俳句本身短小精悍的形式与风格,完全没有任何意味、特点,没有任何可读性,空空洞洞,写成连打油诗都不如的顺口溜。事实上不论是诗歌,还是其他形式的文学体裁,对字数不加以限制都不是正确的创作指导思想。因为从来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不是字数多、篇幅长,而是要有灵魂,有深度,有意韵,有真情实感,有艺术感染力,给读者以足够宽广的想象空间。特别是诗歌,其本身就是文学精华之硕果,比如五、七律诗,比如宋词,更比如汉俳等等。抛弃了字数的限制,随心所欲地写,想到哪写到哪,想起什么写什么,那样写作者就很难(根本不想)在文字上仔细推敲琢磨,这样也就很难出现好的作品。一堆一堆地写的同时,就失去了汉俳本来所具有的文字精练、内涵浓缩、意韵深远的特点,也就难称为汉俳了。 因为我们给汉俳初步下的定义是:它是一种最短小的韵律诗词形式,只有17个字。因此原则上我们写作时不应超过17个字。任何一种形式(体裁)的诗词都不是万能的,不能任意地将它的功能泛化,各种体裁的诗词各有其固定形式,也各有其功用,各有其独特点。比如“七律”,就是七八五十六个字;比如“蝶恋花”,就是七九七七、七九七七的句式。谁见过一题(一首)七律八行八行地、或一题词牌(比如“蝶恋花”)七九七七无限循环不已,直至说尽才住手的?汉俳有它的定式,有它的规律,它不能承担起诸如叙事长体诗、自由体诗或“任意诗”的任务。改了它的定式,改了它的规矩,它就不成为它。日本俳句大师鹰羽狩行概括为:俳句的魅力在于短小中表深邃。范曾评八大山人(朱耷)的画时曾说“用最为简练的(绘画)语言,表达最为丰富的内容”,用它来评价汉俳本身的特点,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日俳中也有连俳(或称连句)形式,这种同题连句也可以有很多句(首),但通常那是不同作者在有意进行的连句创作,而不是一个作者所作的连句长句。这种多人同题连句的情况,后来在日本也越来越少见到了,而且这种形式的日俳也不是日俳的主流形式。汉俳的连句形式规范者如纪鹏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一花一句(首),每花各一题,形成组俳(或称连俳、组句)。其中如《梅花》:“疏影最怜人/东风送来一枝春/香雪炼冰魂”。笔者认为一首好的汉俳诗的字数最好止于17个字一节(一首,一句),无论叙事或抒情,对一件事一种物而感怀,以一首(一节、一句)而写出即可,作者应想办法在有限的容器中装进无限的内涵,在炼字锤句上狠下工夫,让读者咀嚼并品味到其中深蕴的意境,获得美妙的文学享受;而不是写出一大堆一览无余、味同嚼蜡、毫无情趣的字句堆砌、文字垃圾。

诗歌最令人享受的是其独特的形象感、无限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意趣等带来的美感。就说最上不得大雅之堂的打油诗,只要是叫了“诗”字,也是具备了这些特点的。如古人张打油咏下雪小景:“天地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形象感极强,虽不着一“雪”字,但雪后的天地风貌尽现读者眼前,读时联想立现,读后轻松一笑。此诗幽默风趣,用字平白浅显,内涵丰富,形象饱满,具有诗的艺术魅力,也因此具有了生命力。文学就是塑造形象的,不具形象的文字不叫文学。所以,诗歌的生命力不是长或短,也不是形式,而是独特的意境审美感染力。其实日本的俳句也好,我们的汉俳也好,大概要的就是这种从小中见大、小中见深、小中见远、小中见多的其乐无穷的乐趣。比如手表和挂钟,通常手表更小更精致,也更难制作,于是较挂钟也更贵。汉俳和俳句也一样,短小不等于简单,不等于可以粗制滥造,短小而求精致其实很需功夫。不推敲字句,不遵守诗歌规律,只求多,不求质,每题一定要凑上个一二三,再凑上一百二百题(首)的就出本书,那纯是滥竽充数图浮名,根本就不是诗歌艺术道路的正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日俳(俳句)与汉俳都是短小的韵律诗歌形式,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个概念,切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将二者说成是汉俳,或说成是俳句,都是不对的):前者是用日语写作,有季语、语义词汇等要求,只有17音,在日本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后者用汉语写作,每首17个字,并不特别要求韵律、季语等,在当代中国出现才只有30年时间。汉俳虽然是一种极小的诗歌形式,但有其特殊的样式,也有它一定的创作之规,真正写好也并不容易。我们应该在不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条件下,精心研琢,追求精品意识,不懈努力,尽工推敲,在束缚中寻求伸展,在微型的体式中容纳海量的艺术神韵,创作出更多的有时代感、有中国特色的汉俳佳作。 附:汉俳四格律 平起一(夜一) 平平平仄仄 蛾眉新月样 仄仄平平平仄仄 网上聊天人气旺 仄仄仄平平 按键响乒乓 平起二(夜二) 平平仄仄平 儿童作业忙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了明天做栋梁 仄仄平平仄 睡在书山上 仄起一(夜三) 仄仄平平仄 月黑心灯亮 平平仄仄平平仄 情人醉卧温柔帐 平平仄仄平 林深鸟梦香 仄起二(夜四) 仄仄仄平平 父母生厅堂 平平仄仄仄平平 心随电视话沧桑 平平平仄仄 人生如戏样

相关典藏

魔兽世界卡多雷风铃获取流程
365bet大陆华人的网站

魔兽世界卡多雷风铃获取流程

📅 07-19 👁️‍🗨️ 5711
calanz是什么牌子的空调
仿bus365

calanz是什么牌子的空调

📅 07-02 👁️‍🗨️ 6423
全面评测:乐视手机的性能与用户体验如何?
仿bus365

全面评测:乐视手机的性能与用户体验如何?

📅 07-17 👁️‍🗨️ 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