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64045/2017-10330 发文时间: 2017-11-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委办公室
?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新标杆新业绩新形象新征程”主题实践的决定

 

 

中 共 湖 州 市 委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扎实推进“新标杆新业绩新形象新征程”

主题实践的决定

(2017年8月10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把省、市党代会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中共湖州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研究,就扎实推进“新标杆新业绩新形象新征程”(以下简称“四新”)主题实践,作出如下决定。

一、以“四新”主题实践为主载体,全力推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浙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党代会通过的报告,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体现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政治定力,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浙江省情特点和实践特色,是引领和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过去五年我省“七个方面”的发展成就和“五个必须坚持”的实践经验;深刻理解和把握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这一主题;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和把握“六个浙江”的具体目标和“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深刻理解和把握“7+1”的重点任务,把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与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省党代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立足全局、审时度势,部署开展了“四新”主题实践,全市上下以主题实践为载体,凝心聚力、开拓奋进、拼搏实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在新起点上推进“四新”主题实践,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四新”主题实践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主载体,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主抓手,以更高的站位对齐新标杆,以更实的举措创造新业绩,以更优的作为树立新形象,以更快的步伐走好新征程,持续掀起推进“四新”、加快赶超、实现“两高”的新热潮,努力为全省实现“两个高水平”提供更多的湖州样本、湖州经验、湖州方案。

  二、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的站位对齐新标杆

  坚持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第一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湖州落实到位。

  坚持把“八八战略”作为行动指南。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围绕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和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探索创新“八八战略”在湖州的实践载体。充分发挥文化、区位、生态、交通等叠加优势,不断放大均衡、和谐、滨湖等鲜明特质,加快集聚人才、资金、项目等高端要素,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厚植新的优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城市北进、滨湖一体、全域联动的要求,统筹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湖州城市竞争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南太湖样本。

  坚持把争当“样板地、模范生”作为重大使命。按照省委“成为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样板地、模范生’”的要求,牢固树立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工作标准,树立生态立市优先战略这一制度标准,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效应最大化这一检验标准,以更统一的思想凝聚共识、更坚决的姿态扛起责任、更精准的举措提升水平、更积极的探索彰显特色,进一步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写深写透,全力建设“繁华美丽新江南”“大花园中大景区”,努力在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征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坚持把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作为工作主题。瞄准“两个高水平”,把握历史方位,强化主体对标,拉高工作标杆,奋力争创一流。紧紧围绕四大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大湾区”,构建“大花园”,全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开放活市战略,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滨湖牌、唱产业歌、筑高铁梦、走开放路,抓实“六重”工作,抓好“六张报表”。着力补齐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区域协调发展等短板,努力实现经济实力更加壮大、发展活力更加激发、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管党治党更加严实,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推动湖州发展加速度、高质量、均衡性、可持续。

  三、增强创新活力,以更实的举措创造新业绩

  推动绿色发展始终走在前列。坚定不移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方向,推行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经济发展加速迈上“中高端”。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以绿色智造为主线,突出产业绿色改造、智能制造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4+3+N”产业体系,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着力打造绿色制造名城、智能制造强市。大力实施浙(湖)商回归工程,扎实开展“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活动,全面加强产业链招商、新经济招商、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招商,大力招引50亿元以上产业投资项目,努力形成新一轮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的新突破。全域推进布局优化,高质量打造县区万亩大平台,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各类产业集聚区、园区,有序引导小微企业进园区,提高各类平台产业集聚度、贡献度和集约度,打造大产业大项目基地。深入实施“双金”“双高”企业培育计划,落实降本减负各项政策,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企业转型提升,化解过剩产能,壮大实体经济。着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市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抓好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办好国际乡村旅游大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农村全域景区化,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

  推动深化改革取得实质突破。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审批制度改革,倒逼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倒逼中介服务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报备制,完善招投标监管体制机制,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推进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服务集成、简政放权,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大力推进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进一步优化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直融、绿色基金、绿色保险,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打造绿色金融品牌。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的红利。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对事关全局、影响面广、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改革任务,自觉上手、负责到底,切实担起改革重任。做好改革满意度评估,以公众获得感推动改革落地。

  推动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聚焦创新平台打造,加快建设湖州科技城,加快莫干山国家高新区以及各类高新区、特色小镇、“千人计划”产业园、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规划建设产业创新综合体。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突出应用端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抓好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聚焦创新人才引育,落实人才新政,大力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人才工程,大力引进“国千”“省千”人才,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引进和培养一批创业创新领军型人才及团队。发挥好湖师院、湖职院等本地院校作用,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深化地校合作,加强专业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育。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和投资基金,推进中科院·湖州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动扩大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发挥湖州接轨沪杭、联通苏皖的桥头堡作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对接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沪杭宁等城市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沪苏湖高铁、商合杭高铁、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杭宁高速公路改扩建、杭长高速公路北延等重大交通基础建设,高水平打造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合力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积极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发展通航产业,构建“铁公水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打造河海联运“枢纽地”。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双优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以货畅四海促开放发展。

  推动惠民利民得到有力提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协调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健康优先发展,切实加强体育健身、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各项工作,承办好第十六届省运会,调整优化城乡医疗资源布局,高水平推进健康湖州建设。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居民和低收入家庭增收步伐。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切实加强平安建设,健全完善“一中心四平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群众更满意的平安湖州,不断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强化担当魄力,以更优的作为树立新形象

  锻造能谋善战的履职能力。全面深化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创设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针对性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制造、绿色金融、新型城市化、人工智能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专题培训,强化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推进“三支队伍”建设,持续选派机关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下一级党委、政府或本级综合部门领导岗位进行压担培养,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安创建等重大任务中接受历练。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干部队伍本土化建设,选优育强村(社区)“领头雁”队伍。全面落实“三个走遍”“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要求,深化推行“民情体验”“返乡走亲”“局长驻点工作室”“群众说事室”等工作品牌,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树优担当尽责的实干导向。树牢好干部标准,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大力选拔“狮子型”干部,注重使用“老黄牛”干部,真正重视基层干部,全面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打造奋力赶超发展的湖州铁军。认真落实市领导“十联”制度,建立健全市领导牵头协调推进重点产业等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推动干部在剿灭劣Ⅴ类水、城中村改造攻坚和建设项目遗留问题清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担当负责、攻坚克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落实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心关爱干部。坚决整治为官不为,深入实施“三责联审”,加大对失职失责领导干部的问责追责力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倡导立言即行的务实作风。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探索开展执行力评价,健全即时响应、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盘点销号等机制,让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成必优成为常态和自觉。健全推行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系,做到职责内任务说一不二干、交叉性工作积极主动干。全面推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锤炼、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推动干部在基层一线排查问题、化解矛盾、抓实工作、服务发展。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强化严督实考的问效机制。推行“主题督查+专项督查”,构建决策、部署、检查、落实、反馈的督办落实闭环制度链。坚持落实县区“互看互学互比”、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定期工作交流等制度,完善推行领导干部实绩记实公示公议,比拼指标完成,比拼项目进度,比拼重点工作,比拼服务效能。定期组织开展“百姓考场—局长面对面”,加强媒体监督,倒逼机关部门优化服务、改进作风。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每周亮晒、每月盘点、季度展评、年终考核体系,用好县区综合考核、部门分类考核、万名群众评议机关等举措,推动各地各单位对标对表、争先进位。切实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与政协的民主监督,推动决策部署落实。

  五、激发前进动力,以更快的步伐走好新征程

  大力弘扬赶超精神。以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为引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大力培育和弘扬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尊重规律、精准施策的求实精神,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搏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心无旁骛创大业,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唱响加快赶超主旋律。

  全力谋求“六重”突破。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重点工程为龙头,以重大平台为载体,以重点产业为根基,以重大政策为支撑,以重点要素为保障,坚持“六位一体”,完善清单化管理、动态化调整、项目化推进、数字化评估机制,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加强对上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整体水平的跃升。

  全面筑牢战斗堡垒。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持续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晋位”专项行动,实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一轮“强村计划”,深化“红色动力工程”,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健全落实党员关心关爱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

  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压实压紧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设“清廉湖州”。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健全落实“党性党纪教育一刻钟”制度,深化“党性体检”,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认真贯彻落实《准则》《条例》,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高标准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政治生日”,不断增强党员党的意识和党性观念。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深化政治巡察,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五不直接分管”制度,落实《浙江省党员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暂行办法》等规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巩固和维护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六、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营造“四新”主题实践的浓厚氛围

  加强组织领导。县区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要紧扣目标、强化领导、有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要贯彻“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党组织都要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展示、比拼、督查、考核等各环节工作,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人人有行动、处处见成效。

  加强示范引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拉高标杆、当好表率,以亮诺践诺、领衔破难等途径,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万名先锋比赶超”等行动,争当“千名好支书”“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带头人”“万名好党员”,不断掀起比学赶超热潮。

  加强氛围营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四新”主题实践。及时挖掘、总结宣传涌现出来的群众身边的好典型,充分运用各类平台,加强主题实践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类群众团体、社会组织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干群携手大赶超、万众一心奔“两高”的浓厚氛围。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投入“新标杆新业绩新形象新征程”主题实践,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实干、奋力拼搏,不断开创我市加快赶超、实现“两高”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